ahsimsim's playground

心跳繼續,呼吸仍在,就是活著。我如是說。

20070402

惡童碎語

[ 惡童碎語 ]

距離看《盜夢探偵》爾後已經有半年了,再看另一齣動畫《惡童》,感覺是,曾到達高峰,以後想要高潮迭去,一點也不容易。《惡童》這部漫畫大概是我唸大學看的,那時非常喜歡,覺得好厲害,風格強烈,跟平常看的漫畫很不一樣。那個時代,甚至會以對漫畫的喜好來選擇朋友,喜歡《惡童》的、跟不喜歡沒興趣看的,就像截然不同的兩個分類。喜歡《近所物語》的人會立即引為知己,大聊特聊,並且立即一口氣拋出各自的家底背景戀愛狀況一下子就推心至腹。那是個比較簡單的快樂時代,很容易就找到朋友,很容易愛上一個人,又很容易跟人交惡。

近幾年的電影節強逼自己只能選兩套片子看,在還沒把電影節的小冊子拿到手時,k來電說,有兩個你大概必看的,就是《惡童》跟《超時空泡泡女》,前者因為漫畫本身,後者因為廣末涼子。都說朋友認識得久了便有數之不盡的好處,連對方的喜好也像一種習慣一樣以身體去記住了的時候,就成就了一種微妙的默契。我回他說,替我買票吧,他說好,一切就這樣決定下來了。既然兩個位子也滿座了,我也就按耐著不再去翻那節目簡介,免得一翻開就要泥足深陷,覺得每齣電影也吸引,也可能一生只有今次機會能看到。我甚至把那份目錄丟進廢紙回收的收集箱去,免得受了誘惑,又再重蹈覆轍,買了票卻無法去看,抱著票尾痛恨自己。

《惡童》化身動畫,跟想像中有出入已是意料中事,看過後明白,我到底還是喜歡漫畫本身。大概是先入為主地認為,應該要用更有型的音樂配襯,應該要少一點柔和,多幾分暴烈的色彩才對,才像我想像中的模樣。更重要的另一點是,我真的好喜歡《盜》,仍留在它帶給我的興奮之中,久久未有平復過來。除卻巫山的感嘆,有時還真的要些時間去調節,就像那時剛看完《百年孤寂》,便很久很久無法再翻開另一部小說細讀,得要讓那種歡喜(或者該稱之狂喜)漸漸淡化成一種溫醇的味道,才可以回味的情緒去記念它,才可以試著去欣賞其他的美好。

標籤:

20060905

看電影

[ 我想看 ]

Dong
1/10 (Sun) / 4:00pm / ifc
7/10 (Sat) / 6:30pm / bc
中國China / 2006 / 彩色Color / HD / 65min
普通話對白,英文字幕 In Putonghua with English subtitles
導演Dir: 賈樟柯 Jia Zhang-ke
2003 年SARS爆發時,內地知名畫家劉小東曾赴三峽,創作了畫作「三峽大移民」。2005年,劉小東再赴三峽創作,請來十二位工人當模特兒,更邀請當紅導演賈 樟柯一同前往拍攝紀錄片。2006年,劉小東飛赴曼谷,邀請了十二位來自熱帶國家的女子為他的畫作當模特兒,賈樟柯也欣然同行,紀錄他的創作點滴。變動中 的中國,一向是賈樟柯鏡頭下的聚焦風光,今回首次執導紀錄片,沒有《世界》中人心的蒼?,多了點《站台》的感性筆觸。總之,劉小東的畫筆、賈樟柯的鏡頭, 盡情刻劃了驛動中的中國民情。

盜夢探偵 Paprika
1/10 (Sun) / 4:10pm / bc
2/10 (Mon) / 8:00pm / ifc
24/9 (Sun) / 2:30pm / AMC
日本Japan / 2006 / 彩色Color / 35mm / 90min
日語對白,英文字幕 In Japanese with English subtitles
導演Dir: 今敏Satoshi Kon
繼 《千年女優》、《東京教父》後,日本著名動畫導演今敏一反現實畫風把這個被喻為「不可能映像化」的筒井康隆小說搬上銀幕。精神治療師千葉敦子與天才科學家 時田浩作合力研製出一個可以走入病人夢境,進行治療的裝置「DC迷你」。可惜獲政府批核之前,「DC迷你」竟被人偷掉了。唯恐有人濫用「DC迷你」,千葉 自告奮勇調查事件,但原來她擁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:她是一名「夢探偵」,密碼名稱「Paprika」,能闖入他人夢境,盜取他們的夢。今次千葉出擊,就是 要在夢與現實交錯的境界線上,找出「盜夢恐怖分子」的主腦。超現實、精神分析、無意識空間、夢境解構…… 等深奧概念被今敏玩得出神入化,觀影過程猶如坐過山車。

• 2006威尼斯影展競賽作品
(以上資料圖片來源︰香港亞洲電影節網頁)

***


香港亞洲電影節。每次有電影節,也會感到一陣迷茫,想看的很多,可花的錢不多,趕得上的場次也不多,終於只選三、兩套不看怕要記住的,試著去約朋友同行。

只要我真的想,其實沒想像中那麼難吧。不管是看一套電影節中想要看的片子,還是,其他別的事情。


(包括,那一直未完成的稿子。)


標籤:

20060617

娛樂


[ my date with drew ]

好像很久沒有跟他一起進電影院了,昨天晚上趕得及九點九進場,身體雖然疲累,但心情仍是興奮,好像很久沒有這樣娛樂過。連往江記生日會的晚上也是玩不盡興,太累了想笑咀角也無力往上拐。牽著手步入電影院,才知道原來是特別場,有stephy跟觀眾一同看電影,電影開場之前,還有抽獎的環節,我趁著有空檔,為看電影作好準備--披上外衣、架上眼鏡、把手提電話關掉、在座位上左右移動找尋最舒適的姿勢。就在這個時候,我被抽中了。我呆了一下,立即跑下去領獎,要知道我是最後一名得獎者,獎品不領,開場時間便要順延。在一大群年青fans跟前,握著他們偶像的手,接過親筆簽名的唱片,拍照,說謝謝。那一刻,覺得自己像個傻子。窘態盡現,一個快要三十歲的人,搶去小朋友們或非常渴望贏得的親近stephy的機會。我想當下至少有不下十名少男在心中暗暗咒罵著我。

然後電影開場了,觀眾反應出乎意料的好,遇到絕妙之處他們會大力鼓掌,而且全場沒有任何電話鈴聲響起,開場前那些叫人頭痛的竊竊私語也再沒有出現。曾有過經驗,在旺角GV荷里活看[三更之餃子],場內的人完全沒有一點公德心,就把戲院當成自己的家,氣得我想中途離場。並發誓,從今不會再進那電影院。這天晚上,進場後發現同場的觀眾平均年齡只有二十歲(或十七吧),於是擔心著,嗯,他們不會只是來看偶像吧,別在中途生事啊,至少安靜地欣賞一下電影好不好,否則累透的我說不定又要瘋癲起來。神大概聽見我的請求,又或者我過於小人,孩子們全場集中精神看著屏幕,並且看得非常投入,被電影的氣氛感染,一同笑一同感動。電影讓人看得很快樂,一個盡力想讓自己夢想成真的男人,帶著一個看似瘋狂的構想踏實地行事,男主角本身令人有好感的地方,是他充滿幽默感,又平凡,看到尾段的時候,我也被感動了,竟流了眼淚。一邊看一邊想起陳綺貞的歌[結他手]。

電影很不錯,同場的觀眾更好,他們的投入令我更易於投入電影中,聽見他們拍掌時,隱約地,竟忍不住在心裡感恩。不會寫影評,有興趣的朋友請在上正場時去看吧,看過後會很快樂的,電影應該屬於勵志的類型。

(一次好的電影院經驗,真值得寫個日記紀錄下來。)


標籤:

20060112

20060112

[ 珠光寶氣 ]



從來沒有男人給我買tiffany's。



[ touch ]

看了優先場,電影比想像中拍得好。漫畫在多年前看了,總記得達也、和也、南南。那時看【悠長假期】,女主角說,如果真的嫁給那個人,她就要變成"淺倉南",這個南南,就是touch裡的女主角。看到那幕時由衷的笑出來。

長澤正美大概要成為香港不少男孩子的dream girl吧,她的清麗在【在世界中心呼喚愛】第一次見識到,已給懾住,很久沒看到如此清而美麗的女孩子的臉,她是我們想像中的高中女生。電影有些地方很有趣,留意在女主角身後的其他女同學,不知是刻意還是湊巧,長相皆令人驚訝地醜。男主角由一對真的的孿生子飾演,他們長相一樣,但奇妙的是,果然達也比和也吸引。電影像一貫的青春勵志片,由漫畫改編,漫畫本身也是一貫的運動漫畫,拍出來卻有種難得的清新,我想演員演得好是其中最大的助力,他們年青,卻能將戲順利地演得自然,這不是易事。有時會想,香港也能拍出這樣的電影嗎?選角時一定會遇上極大的困難吧。那裡去找美麗而又不造作的女主角呢。

我不會寫影評,只是一邊看著電影,一邊又勾起了很多回憶,這漫畫是在我成長中其中一部印象很深的漫畫(雖不是我最喜歡的),看著那些熟悉的人物出現眼前,看著一個如我想像,甚至比我想像更像南南的女孩子在鏡頭前笑著,單單是這些,已有足夠理由讓我入場。當然如果可以刪去戲中忽然出現的主題曲與插曲會更好,音樂一出,老土得受不了,忍不住笑了出來。

近年日本那邊有幾個女孩子我也很喜歡,除了長澤正美,另一個是井蒼優,【花與愛麗斯】裡面的愛麗斯,鈴木杏演的花也很好,不過在【頭文字D】裡面的她又是另一回事了。希望長澤會拍電視劇,想多看她的演出。ps 江記一定要看這片子,你一定會愛上長澤正美。

[ A stranger of mind ]

最近看的另一齣日本電影,起初並不為意,只是他看到宣傳上"兇心人"三個字,引起了興趣,說想看看,我們也就一起看了。結果驚喜處處。(touch是不會有驚喜的,不過片拍得不壞,女角又吸引到令人迷倒)故事發生在一夜之間,這類以一夜為時空的電影不時會有,這片子令人驚喜的地方也不單單是時空倒置引發的懸念,當然故事發展下去,帶領觀眾看到所謂各人背後的"真相"時,也是驚喜的。看得我最愉快的反而是電影幽默的處理,演員的演出也很不錯,尤其那個連腳指也有戲的男演員,我在電影院裡為那個鏡頭笑了很久,幾乎沒要拍手起立。

標籤:

20050921

NANA

非常喜歡"nana"這套漫畫,最近幾期總是邊看邊流淚,為兩個nana感到心痛。現實生活中,我曾先後跟幾個女孩子同居,建立像親人一樣的關係,或者正因為如此,看著漫畫中那二人時,感受更深,一邊看,總是一邊想到和我生命相連的那些女子。

孤sir給我傳來電影版nana的預告片,我一邊看竟愣愣的落淚,兩個女角的選角非常合適,比我想像中合適。漫畫電影化往往令人失望,我不會抱很大的期望進場,不過至少這段預告片剪輯得非常好,令我立時投入其中,把她們當成了漫畫中的她們。

謝謝孤sir:)

標籤:

20050819

一齣戲滿足三個願望

---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

小時候看故事書,對朱古力工廠內的種種奇妙經歷感覺嘆為觀止,如今添布頓把我想像中的精彩以影像展現,那是一種斑斕的奇妙的感覺,就像有人將我一直幻想的場面,以超越我所想像的影像展現眼前。看的時候因此而感動不已。      

平心而論,影片有點散亂,尤其在進入工廠後,各個小孩子得到教訓的過程中,節奏有時過緩,而且演員的演繹叫人感到格格不入(尤其各個大人)。不過一切不足在我看來,還是給添布頓的瘋狂想像蓋過了,那些色彩鮮明的畫面,歌舞連場的表演,都已蓋過了叫人不爽的地方。

對喜歡添布頓的人來說,這片子應該會看得滿足。像我既喜歡添布頓,又喜歡johnny depp仲鍾意埋故事原著,當然更是愉快,就像一次過滿足了三個願望。   

(隨手在豆瓣上寫的觀後感)

標籤:

20050307

繼續動畫

[繼續動畫]

跟電影節無關,近來最叫我期待上畫的,仍是動畫,我記住了,上畫日期是3月24日,片名是"哈爾移動城堡"。期待,手心冒汗。緊張、戰戰兢兢、充滿美好想像。也說不上來為何如此期待。只是又再一次感到期待的美好。0202


標籤:

[電影節.動畫篇]

電影節來了,朋友告訴我,今年選播的電影,大部份已有碟影上市,我偷偷吁了一口氣,心中浮起的是"還好"二字。我曾經歷太多次買票後卻無法出席的慘痛經歷,要不是突然要開夜,就是笨笨的搞錯了日子、時間或地點,於是決心不再買票,或只是看一、兩套重點要看的戲。今年更決心一齣也不要看了,卻又心癢癢,尤其是每年點選的動畫,以後難得再有機會在銀幕上看到,便想,一年一次機會,點都揀一套啦。

往年看了"機動警察",只是一般,不過那時候很迷"機動警察",跟某人每次幾隻的把VCD買回來煲,一口氣要看幾集才過癮,他更買下了鷹頭獅的模型,認真的砌好。印象中那是發生在夏天的事,我記不清楚了,只是感到,夏天適合看這動畫,動畫中的人物通通懶洋洋,懶得骨頭騷軟,最愛在不用出勤的時候造白日夢,與泡茶。那次電影節,發現有未看過的OVA,兩人立即便買票了,下班後遠遠的趕去劇阮,卻發現,原來最好看的我們都看過了。

今年有丸尾末廣的"少女樁",漫畫看過了,不知動畫化以後會怎樣。丸尾的漫畫偶爾會見中文版,我看是看了,初時的確震撼,有些分鏡浪漫得不得了,獨眼的少年,烏鴉等影像,皆像詩,不過總的來說不算極喜歡的漫畫家。如果上映的是古屋兔丸,我一定毫不猶豫的買票,古屋的書一直未見中文版,每次翻看著就恨自己不會日文,如果拍成了動畫,至少會有個英文字幕吧。唉。買還是不買好呢,看來等我考慮好了,票應該已售光了吧。

標籤:

20050206

20050206 [看電影]

晚上他說,不如一起看"超人特工隊",那是我一直嚷著要看的電影,本來想如果他不感興趣,我便拉大隊跟朋友一同去看好了,沒想到他記得,還特意去查問過上 映時間。晚上等他下班回來,吃過了飯,便跟我牽著手下樓去看午夜場。電影拍得流暢,笑位簡單易明,反諷意味顯見,總的說,熱熱鬧鬧絕無冷場,好幾次我單單 看著角色擠眉弄眼說幾句對白,便笑個沒完,並且準確地每一次也跟同場的小孩子一同發出笑聲。在那兩小時裡面,感覺自己好像也成了孩子似的。我於是想起我的 朋友們來,我相信,他們這伙人,看著時大概也會如我一樣反應,忽爾變成小孩子。

朋友們,如果這陣子有甚麼不愉快的事發生在我們身上了,不如一同牽手去看電影,重新記起我們第一次約見時,那奇妙而神秘的相遇。0253

[有時候]

有時候還真的累,並且坐立不安,並且感到煩悶,於是開始胡亂消費。消費了於是感到後悔,後悔時感到存在,可是一息間以後,存在只剩下虛蕪,虛蕪於是坐立難安,浮躁因而動輒得咎、惹事生非。

有時候只想找個法子不再求自身的存在,不再放大一己的任何感受,想要試著幻想如何可以叫自己安靜下來,靜得恍若世上再無此人,此間再無罫礙。0314

標籤: ,

20040717

[柔道龍虎榜]

這是一齣輕巧的電影,看完後第一個感覺如是。他說他一向不太喜歡杜琪峰的電影,說造作。我想造作是真的,但是或者我已被調教到可以接受,杜的造作,換一個層面說,亦是他的風格之一。全齣戲,最好看的是郭富城,他是唯一不造作的人物,古天樂不用說,要他扮演落泊而且內心充滿掙扎的柔道好手,他演來吃力,路人皆見,其他人物亦一樣,演繹的方式只能說造作,需要觀眾花耐心去適應,才不致分心。電影中最令人看得舒服的是描寫司徒寶、tony與小夢的友情,一場人疊人騎膊馬的設計,場面簡單,喻意清晰,拍來卻叫人動容,留意導演只給郭富城的表情特寫,他的憨直,簡單的表情,卻帶來了簡單的感動。這大概是一齣輕鬆的電影,只有簡單的骨幹,也用上簡單的處理。
不知從何時開始,杜琪峰的電影我總會捧場看,也不因為特別喜歡他的電影。"大事件"是意念本身吸引了我,覺得好玩,就想看他如何變換他的戲法。反而"柔"並不真的很想看,戲本身的宣傳亦未見有特別的賣點,只是湊巧有空,我們想一同進電影院,於是看了。看過後感覺還好,只是如果古天樂演得好一點點,戲就要好看多點了。

標籤:


View My Stats